静坐出来的病

--如何治疗它--

一、病  因

静坐、一般人误解成「坐禅」,其实,「禅」是「坐」不出来的;因为,禅两是静虑,是运用思想,发挥智慧的一种修行佛法的方法;可见,坐只是一种姿式,没有可信的内涵,是坐不出什么「道」来的。

这里,不谈禅的理论,但说「静坐」出来的病,是怎样形成的;也就是说,为什么静坐会出毛病。

近二十年来,老衲在教界的生涯中,除了常住和个人的事务之外,为「静坐者」处理「毛病」的时间,的确耗费了不少的工夫;於此二十年的过程中,因静坐而发生的毛病,所得的资料可以归纳如下的几点:

1、加高坐垫,坐起来很舒服,两膝压力可以减少;但是,可知刻意的放松,反而改变了身体的自然性,造成某些部份轻松,某些部份紧张,以至失去身体的平衡性;毕竟结跏趺坐,只是一种方法,两膝虽然难免酸麻,甚至酸痛,但是,一天二十四小时中,结跏趺坐的时刻总归是有限的,何况「禅」不强调於「坐」的功夫!

2、刻意强调,腰要直,胸要挺,肩要平,头要正;好像以「坐」的方式作「立正」的基本教练,使得全身投入「作战式」的紧张,多不自在,怎么会不出毛病呢?

3、开三分目,避免昏沉与妄想;真不知「打坐」修禅定,所为何来?开目三分,真能避免一些什么?可曾想到,睁开三分眼,视野在何处?如果是专注一点,看久了,眼睛不会疲劳吗?可别误解,那就是「制心一处」,应该知道,制心一处,是制身、口、意三者於「止於一念」时的那一念之处,是颇具内涵的。

4、舌顶上颚,照顾呼吸,好像有人把嘴闭上,舌头会在嘴里打转,如果不抵顶住,舌头放在嘴里会妨碍了修禅似的;尤其是照顾呼吸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,佛门中的天台教观有「数息」之法,是行者修止观时,念起妄乱,数数气息,凝神谛观,很可能於数息中,不仅止妄止乱,更有息与不息,关系生死的殊胜发明,展现於「心心数法」之时!

5、行诸观法,或不净,或白骨,硬把活人的精神领域,设限於「死人」的现象之中,搞的满是「臭污」和「恐怖」,甚至厌倦有限的几十年,难怪有人要说佛教是消极的!殊不知观不净,观白骨,天台教人,是以「贪欲、执著」过甚者为对象,并非人人共修或必修的法门。

6、守丹田,观眉心,养「精、气、神」;真是「引狼入室」,残害三宝弟子;老衲在禅林中经行了六十多年,从不知有这些方法可修可行;如果说,人的世界里一定有的话,但能肯定於「道教」或中国功夫的范畴之内,於佛法中评之为外道。

7、流泪是道的表徵,好像「道」就是要痛哭流涕,悲怆不已;可曾想到,娑婆苦界,业力之所至,学行佛法,在离苦得乐,求得平安、吉祥、如意、自在,法喜充满;你说,道的表徵,究竟是什么?

8、金光出窍,灵动先知,说是与道相应的修养证明;好像「金光」就是「佛光」、「灵动」就是「神通」;殊不知佛以圆智圆慧之光,普利三界众生,入於无止等觉的修养;佛说神通变化,阐扬善巧方便之妙,而能化迷情而为觉道的极至谛义。

9、周身抖动,气血汹涌,说是打通了任督二脉,是奇筋八脉经过「坐禅」之后,从色身而提升为法身的修行证明;唉!诚可怜愍者,肯定的说,如此现象,不是佛法,更不是「道」的证明;因为,佛法中说道,是以「八正道」而为修养之道。

如是种种,上述不过略举大端,可谓都是外道,或自我意识,是习禅者徒增的阻障,无谓的烦恼,也就是老衲所名之为的毛病。

二、治  

1、不可加高臀部的坐垫,亦不可使用像沙发般的软垫;可以利用地毯,蹋蹋米,或毛毯。

2、全身要有弹性,也就是要放松,丹田千万不可使力,尤其是上提。

3、两目帘垂,成关闭状,以免眼疲神劳,分散意识,造成心念不能入於寂静。

4、舌的部位,应轻合嘴唇,舌头顺其自然,不可抵顶用力;呼吸无须刻意照顾,以不以为意而行正常呼吸。

5、静坐就是静静的坐在那里,身静,语静,意静,不可以藉观法而为静坐的行为;但是,行观法可以藉静坐的功夫为依皈。

6、静,并具「净」的要求,不可引外道而行静坐,或是「定」的修养。

7、坐时流泪,或遗泄,通常病在射富腺,以脑的间隔频率失调;产生多量的生理反应,如泪分泌,激情素等;但增多口水,在初期是正常现象,不久,应该恢复正常,但存湿润而已。

8、金光灵动,全是幻象,往往发生於精神疲劳,心理压力等重负;以至生起眼的幻觉,意的浮游,就像是患贫血或高血压现象,在某些较久持的行为忽然改变姿态,所产生的幻化现象,是完全的病态,千万注意。

9、身体抖动,气血汹涌,是「忍痛」久坐,气脉和血液被压制过份,引起冲撞之象,而使肢体发动不自主的反应;更有长坐不起,加以过份「冷、暖」的磨练,其反应更加强烈;如乩童,神棍,以及印度等或少数民族的「神」附行为,除了藉「坐」的行为之外,更有藉颤抖动作,加速「失念、忘我、昏沉」等我意识的亡失,甚至造成中阴身附入,而发生许多怪异偏邪的行为。

三、建  

如果知道了病因,加以治疗而不能恢复正常的话,老衲有如下的建议:

1、心理与精神的,请放弃「坐禅」,只少暂时放弃;把时间安排在「知解」上,或听或看教中经论;务期转移「痼」的方向,投入「理」的认知,而后使得「事、理」圆融,行於佛陀的正道。

2、生理上的,请立刻停止「坐禅」,恢复往昔最为平常的行、住、坐、卧,找禅师纠正错误,改变坐法,找出「病源」;同时,到中西药坊,购买七瓶左右的伤药,如行血散、运功散、武功散、七厘散等,照规定加三分之一,用热开水冲服,一日三次,饭后服用;最好是午睡前,晚上睡前,效果更加。

3、如果气血迟滞或酸胀,表示气脉受伤成病,可以泡热水澡,每半月做一次,但必须注意,浸泡之时,水温在五十度左右,慢慢浸入,全身淹没水中,但露头部;直到额头汗如雨下,立刻离水,坐在浴缸边,两脚仍然浸在热水里,任汗珠涌出;待汗流减少,继续浸泡,周而复始,二至三次,然后拭干,穿上睡衣,切忌受风吹寒袭,卽刻上床休息,好好的睡一觉。(如果体弱,心力不支,坐浴缸边会昏跌,可利用椅櫈,坐在缸外,但两脚不可离开缸中热水的浸泡,切记。)

4、喝热姜糖水,愈辣愈好,每隔三天,於午后喝一次,一次约一饭碗;最少要喝七次,最多不得超过十七次;喝完,睡一觉。

5、凡患禅病者,忌冷水浴,待身体恢复健康后,则无禁忌;同时,可以「四物汤」调理病后的恢复工作。

四、结  

总之,坐禅非道;静坐归静坐,止观归止观,参禅归参禅,不可混为「禅」的一体;尤其是好「禅」的同道,习禅,当求教或依止有实际经验的禅师。

当前教界,外道充斥,假知识,恶知识,多於过鲫,有的,自创自制,自封金刚上师;有的,学日学泰,说是无上心法;更有,把一些少数民族的神秘色彩,原封不动的搬进佛门,甚至有意无意的否定了佛陀教法;大概是佛法甚深微妙,自己根机不够,加之偏於近似幼稚的易行道,才会「积」零星的「个体」,像各式各样的污染源,以个个和点点渗透的方式,把纯正而清净而庄严的「中国佛教」,搞得乌烟瘴气;尤其,部份愚痴之士,亲近外道,修习外道,竟然自己甘愿庆喜还不够,进而打锣敲鼓,摇旗呐喊著助威。俨然:

「此时尽是魔焰高张,残害可怜众生的时刻!」

同道们!睁开您雪亮的眼睛,莫为外道而毁损了您的正信,伤害了您的一份虔诚自道之心;如果,您之所以学修佛法,为的是求得解脱,入达涅盘,那末,必须以佛陀的教法,於经、律、论中所载,方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;因此,老衲再次提出忠告,千万不要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生命,那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咧!

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